【關鍵詞】 亞低溫;顱腦損傷;護理
亞低溫(28 ℃~35 ℃)能顯著減輕腦水腫,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有效控制顱內壓,促進腦損傷病情的恢復[1]。但進行亞低溫治療常須呼吸機輔助呼吸,條件要求高,觀察難度大。為解決這一問題,我院1999年11月至2006年10月用一般低溫(32 ℃~35 ℃)治療6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同樣取得了滿意療效,護理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15歲~61歲。交通事故傷52例,高空墜落傷4例,機器壓傷4例。入院時體溫36.8 ℃~39.4 ℃;深昏迷29例,中昏迷15例,淺昏迷16例;雙側瞳孔散大19例,雙側瞳孔縮小10例,一側瞳孔散大31例。GCS評分3分~5分28例,6分~8分32例。頭顱CT檢查:硬膜下血腫22例,硬膜外血腫20例,多發(fā)血腫12例,后顱窩血腫6例。入院后行手術治療49例,保守治療11例。
1.2 降溫方法 11例保守治療患者在入院后6 h內施行降溫;49例術畢即給予降溫。60例采用北京康聯(lián)醫(yī)用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ICEI型醫(yī)用控溫毯(控溫毯),同時給予冬眠治療,根據(jù)降溫效果決定是否加用冰袋?;颊吒販?gt;38.5 ℃者應用控溫毯,降溫同時給予冬眠合劑(生理鹽水50 ml+氯丙嗪100 mg+異丙嗪100 mg+哌替啶100 mg)持續(xù)緩慢靜脈點滴或靜脈泵滴入,使患者肛溫控制在33 ℃~35 ℃,24 h后37例肛溫降至35 ℃以下;13例肛溫36 ℃~37.3 ℃,經加用冰袋冰敷2天后肛溫控制在33.8 ℃~35 ℃。10例中樞性高熱患者應用控溫毯,并加用冰袋冰敷,48 h肛溫仍在37 ℃以上,經胃內注入冰鹽水60 ml,1次/4 h,2天后肛溫控制在34.1 ℃~35 ℃。復溫采用自然復溫法,先停用控溫毯物理降溫,再緩慢 停用冬眠合劑,使患者肛溫緩慢回升至36.5 ℃~37 ℃。治療期間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定期監(jiān)測生命體征、GCS、血氧飽和度、心電圖、水、電解質、酸堿平衡、血氣分析等變化。
2 結果
60例患者亞低溫治療持續(xù)2 d~7 d,平均(84±25) h,其中41例肛溫達到目標溫度(33 ℃~33.9 ℃),19例肛溫維持在34 ℃~34.8 ℃。停止亞低溫治療后,28例體溫保持在正常范圍;24例體溫有所上升(37.4 ℃~38.7 ℃),持續(xù)使用冰袋冰敷3 d~5 d后16例體溫正常,8例仍高熱,經再次亞低溫控制體溫,1 d~3 d后停止,體溫保持在正常范圍;8例體溫不升,給予保暖后體溫恢復正常。復查頭顱CT:42例患者顱內血腫較前吸收好轉,18例較前增大。60例患者住院7 d~375 d,(恢復勞動力)22例,輕殘(活動有障礙)12例,中、重殘(生活部分自理,不能自理或植物人)8例,死亡18例。低溫治療后患者病死率30%,較1999年11月以前同類患者的病死率(43%)下降了13個百分點。
3 臨床觀察與護理
3.1 溫度的觀察 30 min巡視患者1次,了解控溫毯的運轉情況及肛溫變化,慎防控溫毯溫度過冷過熱?;颊唧w溫<34 ℃時可引起反射性冠狀動脈收縮而導致房室傳導阻滯[2],應心電監(jiān)護,發(fā)現(xiàn)心律失常立即通知醫(yī)生及時處理。如患者體溫>35 ℃,需加用冰袋。
3.2 意識的觀察 顱腦損傷患者的意識變化往往早于瞳孔和其他生命體征的變化。因此,當患者由嗜睡轉為淺昏迷或四肢原來能屈動,現(xiàn)在四肢伸直內翻或無反應,表示病情加重,應立即通知醫(yī)生;當患者由淺昏迷轉為昏睡,四肢有屈動,說明患者在恢復之中,預后較好。本組中32例患者發(fā)生意識障礙加重現(xiàn)象,由于及時發(fā)現(xiàn),均得到相應的救治。
3.3 瞳孔的觀察 30 min觀察瞳孔1次,如雙側或一側瞳孔進行性散大,另一側瞳孔縮小,均表明腦疝已經形成,應立即通知醫(yī)生處理。如一側或雙側瞳孔回縮,則表示患者正在恢復之中。
3.4 生命體征的觀察 本組60例均采用美國GE多參數(shù)監(jiān)護儀進行監(jiān)護,每30 min自動測血壓1次,做好詳細記錄。當顱內壓增高時,可表現(xiàn)為“兩慢一高”的規(guī)律,即脈搏慢而洪大,呼吸深慢,血壓升高。因哌替啶與冬眠靈均有降壓及抑制呼吸的作用,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和呼吸抑制,如有變化應立即通知醫(yī)生或停止使用該藥。
3.5 顱內壓監(jiān)測 顱內壓正常值為0.67 kPa~2 kPa,超過此值即屬顱內壓增高。50例手術患者術后均置顱內壓探頭進行顱內壓監(jiān)護。如顱內壓超過2 kPa,應立即報告醫(yī)生處理;當顱內壓波動明顯時,應檢查纖維探頭固定是否牢固,是否因患者體位變動牽拉探頭等;如顱內壓持續(xù)升高,提示腦腫脹、腦水腫嚴重。本組18例顱內壓持續(xù)升高,經脫水降腦壓等處理無效死亡。
3.6 呼吸道護理 冬眠后患者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減弱,痰液不易排出,口、鼻、咽腔的分泌物、血液、嘔吐物易進入下呼吸道,極易造成肺部感染。因此,進行氣管切開護理時,嚴格無菌操作,采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氣管內套管60 min,每周更換消毒液及做細菌培養(yǎng)1次,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每次吸痰前向氣管內滴入慶大霉素溶液(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加慶大霉素注射液24萬U)5 ml~10 ml,吸痰后再滴入10滴~15滴。常規(guī)做超聲霧化吸入。本組52例氣管切開中10例發(fā)生肺部感染,經用慶大霉素溶液連續(xù)灌洗3 d后感染被控制。灌洗方法:用注射器從氣管內快速注入慶大霉素溶液30 ml~40 ml后,立即翻身拍背,1 min~2 min后吸出液體及痰,2次/d~3次/d,至肺部感染控制為止。如患者嗆咳,即吸出液體,以免引起窒息。
3.7 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 重型顱腦損傷常并發(fā)神經源性、應激性胃腸道潰瘍導致出血,大出血可導致休克與衰竭。因此,60例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置胃管,1次/2 h觀察胃液性質及量,常規(guī)應用制酸藥。當吸出淺咖啡色液體時,提示少量胃出血,須做好止血準備;如吸出深咖啡色或紅色液體,提示出血量較大,立即從胃管內注入冰生理鹽水60 ml加凝血酶2 000 U或加去甲腎上腺素注射液4 mg~8 mg及磷酸鋁凝膠40g,1次/4 h交替注入,出血控制后停藥。重患者胃出血往往反復發(fā)生,須密切觀察。出血之前患者多有呼吸異常、缺氧、呃逆等現(xiàn)象,如發(fā)現(xiàn)以上變化應查明原因。本組20例吸出淺咖啡色液體,4例吸出深咖啡色液體,2例吸出鮮紅色液體,經以上治療后出血均得到控制。低溫能有效控制顱內壓,減輕腦水腫,降低腦組織耗氧量。近年來,低溫治療已成為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佳治療方法,并在國內外廣泛開展。行之有效的低溫治療是患者早期恢復健康的關鍵,只有做到嚴密的觀察,細致的護理,才能預防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達到預期療效。
【參考文獻】
?。?] 江基堯,朱誠.顱腦創(chuàng)傷臨床救治指南[M].廣州:第二軍醫(yī)大學出版社,2002:98101.
?。?] Hashiguchi N,Shiozaki T,Ogura H,et al.Mild hypothermia reduces ex[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60 in leckocytes from severely headinjured patiend[J].J Trauma,2003,55(6):10541060.
作者:趙素平
作者單位:蒙陰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蒙陰 27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