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圖片是英國維康信托(Wellcome Trust)基金會下屬機構,在過去十年間對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醫(yī)學、社會歷史、衛(wèi)生保健和生物學領域的攝影作品進行了評選和頒獎。2011年度“維康影像大獎”獲獎名單近日揭曉,共有21幅作品入圍。醫(yī)學等科學領域的攝影師們通過大腦神經纖維束成像、臨床攝影等技術向人們展現(xiàn)了醫(yī)藥和生命科學的神奇與精彩。
大腦神經纖維束(圖1)
這幅神經纖維束成像圖片顯示了一位45歲男性大腦中的神經纖維束(從頭頂拍攝)。纖維束成像是一種展現(xiàn)大腦神經纖維束的成像技術,它通過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和電腦圖像分析技術對神經束的結構和位置進行定義和說明。為了讓成像結果更容易理解,根據(jù)纖維的方向分別賦予了不同的顏色。
創(chuàng)可貼內側(圖2)
本圖顯示了一片貼于傷口上的創(chuàng)可貼的內側。從圖中可以看到被血纖維阻攔的紅血球。血纖維是一種形成于創(chuàng)可貼紗布纖維之間的血凝塊狀蛋白質。
老鼠胎兒腎臟3D模型(圖3)
本圖顯示的是老鼠胎兒腎臟的3D模型,胚胎大約只有16天大。這個腎臟是利用光學投影體層攝影術成像的,這種攝影技術能夠將拍攝對象的三維結構可視化。從3D模型可以看出,紅色的集尿管系統(tǒng)和腎盂被綠色的結締組織包圍著。
腎移植手術現(xiàn)場照片(圖4)
圖片顯示外科醫(yī)生正在為一名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腎移植的步,捐贈人必須接受鎖眼手術以分離其捐贈的腎臟。第二步,醫(yī)生切開一個小切口移走腎臟,并盡量讓留下的傷疤小。在這一過程中,外科醫(yī)生可以通過電視大屏幕觀察自己的動作。
人類染色體(圖5)
這是利用熒光壽命成像顯微技術/熒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拍攝的一個海拉細胞中的人類染色體圖像。這種技術能夠以不同的顏色區(qū)域顯示染色體內染色質的不同濃度。在本圖中,染色質濃度高低水平通過“熱圖像”來顯示。
錐體神經細胞(圖6)
計算機也可以模擬出神經網(wǎng)絡。本圖就是利用計算機軟件繪制的,該軟件可以幫助科學家生成真正生物學大腦中的神經結構。本圖顯示了許多人工合成的神經細胞,每一個細胞都被染成不同的顏色,這樣每一個獨立的神經結構和工作過程都可以很容易被識別出來。這些錐體神經細胞的大小、形狀和相互連接都已被優(yōu)化。錐體神經細胞的名稱來源于它們的細胞形狀--錐形,它們的另一大特點是擁有長長的分叉樹突。它們也常常存在于哺乳動物的前腦中,被認為是與認知功能有關。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