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說:“全球患有高血壓的人數在過去四十年中幾乎翻了一番,而且在南亞和非洲多”。
首席作家倫敦帝國學院的Majid Ezzati教授說:“高血壓是中風和心臟病的主要風險因素,每年幾乎導致750萬人死亡”。
據調查,在全球范圍內,高血壓已經不再是西方世界或富裕國家的問題,而是世界上貧窮國家的主要問題。
根據發(fā)表在“The Lancet medical journa”雜志上的研究顯示:1975年至2015年,患高血壓的成人數量從5.94億增加到11億。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和日本等高收入國家在近幾年高血壓患病率顯著降低。
研究人員發(fā)現,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和一些太平洋島國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病例增幅大。
2015年,超過一半的高血壓成年人(約5.9億人)生活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其中,中國有2.26億,印度為1.99億。
生活在大多數西非國家的婦女約三分之一也患有高血壓。
高血壓在中歐和東歐的幾個國家仍然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男人生活在這種狀況。
患有高血壓的人(也稱為高血壓)具有更高的心臟病,中風,腎臟疾病和癡呆的風險。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當血壓升至140/90及以上時,被認為是高血壓的癥狀。
Ezzati說:“世衛(wèi)組織采取有效政策,允許貧困人口改善飲食,特別是通過減少鹽攝入量和增加水果和蔬菜的食用量,來減少糖尿病的患病率,但是世衛(wèi)組織2025年將高血壓病例減少25%的目標不可能實現”。
在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秘魯,韓國和新加坡在2015年患有高血壓的成年人比例低,有八分之一或以下的婦女受影響。
研究中使用的數據來自生活在200個國家的1910萬18歲以上的成年人。